近日,民政部发文通知,离婚冷静期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
从起草到通知实施,离婚冷静期一直活在争议声中。我们先来看看离婚冷静期的几点重要信息:
1、双方到婚姻登记处申请离婚后, 30天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,都可以撤回登记申请。
2、冷静期满30天后, 双方必须亲自到场申请离婚证。如未能亲自到场、只有其中一方到场,或逾期领取的,都视为撤回离婚申请。
3、冷静期后依然申请离婚, 需要再等待30天的审理期才能拿到离婚证。
4、 婚姻登记处不再受理因胁迫结婚而请求撤销的业务,胁迫结婚受迫的一方只能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。
看下来,离婚的程序变得更加复杂,即使双方顺利协商也要60天才能拿到离婚证。离婚冷静期的生效,让很多人担心这个冷静期会不会让家暴受害者更难逃离暴力。
为此,民政部特意强调:冷静期不适用于起诉离婚。
如果有家暴情形,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,诉讼离婚没有冷静期的规定。
这让我想起综艺《令人心动的offer》第二季中第一个实习项目,正好是一个家暴案件。
国内著名红圈所之一的君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曾在节目中说过,家暴诉讼离婚一次成功率很低。
也就是说,对于那些因为一方家暴、出轨、违法等原因起诉离婚的受害方来说,起诉离婚的难度和从前一样,并没有变化。
那么,离婚冷静期的到来,能挽救我国逐年攀升的离婚率吗?
01.离婚需冷静,结婚更谨慎
据民政局公布的离婚大数据显示,2019年共办理结婚登记947.1万对,离婚登记415.4万对,离结比率43.8%。
相比上年,数据大幅上升。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.8万对,离婚登记人数为380万对,离结比率38%。
不久前,中国人口调查机构就90后婚姻状态进行了调查,包括情感问题和婚恋问题,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90后的离婚率,高达56.7%。
换个说法就是100个年轻人里面,起码有50个是离过婚的。
逐年攀升的离婚率,迫使离婚冷静期出现。但离婚冷静期能否降低离婚率、减少冲动离婚的情况,我们暂时还不知道。
但从网络讨论来看,离婚冷静期只会让更多年轻人不想结婚。
或者说,离婚冷静期的到来,只会让年轻人在面对结婚的时候更谨慎,更不愿将就。
所谓的离婚冷静期不过是让冲动的人少跑一次复婚,让离婚的人多跑一次确认的程序。在我看来,比起离婚需要冷静期,结婚更加需要一个冷静期。
在提交结婚申请后,应该给双方30天冷静时间。
在这30天里,双方需要确认是否准备好面对两个家庭的结合,是否准备好处理婆媳关系、育儿问题等将来要面对的问题。
最重要的是,你们的夫妻关系能否熬过柴米油盐的折磨,以及外界各种各样的诱惑。
希望大家明白,一时冲动结下的婚,相当于给自己的人生挖坑,甚至需要你用下半生来填坑。
02.生活艰难,离婚更难
知乎曾经有个问题:你是何时开始对婚姻失望的?
下面有各种各样的回答:
“就是你躺在床的这边哭的撕心裂肺,他却能在旁边若无其事的睡的鼾声如雷。”
“大概是看尽了父母的婚姻,发誓不要过这种生活,最后发现生活好难,自己还是变成了这个样子。”
“所有的失望都是一点点积攒下的,最后蔓延成一种绝望,是一种深觉无法回头没有退路的绝望。”
成年人的离开,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决定,而是日积月累的失望和深夜里的无数次崩溃。
婚姻和感情里,选择先离开的那个人,大多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和委屈。
比起拿离婚证,下定决心离婚对某些人来说,更为艰难。但这部分朋友一旦决定离婚,即便有十头牛都拉不回。
哀莫大于心死,对心死的人来说,离婚冷静期的30天,对他们来说,不过是多30天煎熬。
03.离婚自由与婚姻自由
两个相爱的灵魂碰撞,不仅是星辰大海诗和远方,更多是在生活里苟延残喘,处理一地鸡毛蒜皮。
离婚冷静期固然给了不愿真正离婚的夫妻一个下台阶的机会,但从个人权利的角度来说,现代文明社会给予我们的婚姻自由里,不仅包括了结婚自由,也包含了离婚自由。
1948年9月,在邓颖超的主持下,开始了《婚姻法》的起草工作。期间,经过反复的激烈争论,离婚自由问题成为重点。
有一部分反对者认为,离婚自由触动到部分人的切身利益,但在这期间邓颖超前辈态度鲜明,仍然坚定主张一方坚持离婚就要离,这才有了后来《婚姻法》中关于离婚的有关法条。
结婚自由来之不易,离婚自由同样如是。而且从情感的角度来说,年轻人离婚后没有那么多“老死不相往来”,好聚好散的夫妻不一定会成为仇人,反而成为知己。
也许结婚不一定是做好打算,但离婚一定经过深思熟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