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绝大多数人来讲,“说话”,
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,可能很多人一岁不到就会了。
然而我们说出口的话,和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,是一致的吗?
对很多人来说,答案恐怕未必。
我们表达感情,似乎总是别扭着来的。
要藏着,要掖着,要反着来;要话只说一半,要等对方去猜。
要一边为你炒菜,一边对你挑剔嫌弃轮换着来。
就好像一只蚌,要把柔软的肚腹缩进去,
只把壳露在外面,冷冰冰,又硬邦邦。
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言不由衷,有那么多的口是心非,
还有那么多的伤感情的刀子嘴。
就算是真心实意对另外一个人好,
那好的外面,也是一层硬邦邦。
能够好好表达,大概是亲密关系里的一种刚需。
然而我们当中的很多人,都被困在这里——
尤其是当你从小就成长在那种从不会好好说话的家庭。
我有个同学就是如此。
小时候爸爸想鼓励她,明明可以来一句:
“我相信你祝你考个好成绩”,却一定要说:“别考砸了回来给我丢人啊”。
长大之后过节送花给妈妈,妈妈明明可以说:
“这花真漂亮啊!我很喜欢,谢谢你“,却一定要抱怨说:
“买这个有什么用啊!你还真会糟蹋钱”。
她知道他们也不是恶意,可他们就是不会直接表达善意。
不仅不会表达,当你对他们报以善意的时候,
他们还会背过身去,再轻飘飘的回给你重重一击。
她曾经发誓不会成为这样的人。
然而等到结了婚,有了自己的小孩,
某一天她发了烧躺在床上休息,
三岁多的女儿想给她倒杯温水结果不小心弄湿了一地,
她跳起来脑子一热就抱怨道:
“谁让你管那么多的,现在闯祸了吧?”
女儿当然很委屈,一副快要哭了的表情问:
“妈妈你为什么忘了说谢谢你?”
她这才突然意识到,原来自己扮演的,正是曾经伤害过自己的角色。
原来你只要稍微一放松警惕,
就会被命运的惯性给带到沟里去。
带到沟里的次数多了,你会逐渐冷却掉那颗拼命想要反抗的心。
你会逐渐适应沟里面的空气,还会麻木的按照既定剧本,
重复出演二三十年前父母演过的那一场戏。
这场戏叫做代际传递,也叫做命运。
演戏当然是容易的。
它只需要你去认同角色,去放下自己,
然后让下一代随同自己一起去献祭。
只是献祭的人多了,沟会越来越深,让人越来越难爬得出去。
有的人很幸运,能遇到另外一个人,带着自己走出去。
敢去直接表达感情,其实意味着我们敢去直面和拥抱自己。
口是心非是一层保护的壳,它让我们隐藏起自己。
还让我们有一种错觉,以为不敞开,
就不会受伤,不暴露,就不会被辜负。
然而它的代价是情绪和感受的自然流动,统统都被阻碍。
因为在我们向对方隐藏之前,我们首先需要自己对自己隐藏起来。
隐藏得太久,壳越来越厚,最终这种身在壳中的安全,
会变成真正的绝望和死寂。
而当你第一次鼓起勇气,从熟悉的壳里探出头来,
你是会起鸡皮疙瘩的——那是你所有的感受器官在苏醒。
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待得久了,再重新见到明亮和色彩,也会首先感觉不适应。
而你要和这种不适应待在一起,允许它,接受它,然后跨越它。
然后你会发现,原来外面是广阔天地:
你可以盼望,可以欣喜,可以请求,可以感动,你可以真实表达自己。
你还可以接受,毫无负担地只是接受,你可以付出,毫无保留地只是付出。
你可以不因为恐惧而停下向彼此靠近的脚步。
相信每个女孩在爱情中会遇到不同情感困惑。
100%的女孩,在老师的指导下都有所收获。有的挽回了爱情,有的邂逅了甜蜜的爱情,有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。
所有爱情中的疑难杂症,老师们都能巧妙的化解。关注后私信老师就可以咨询自己的感情问题了。